认清电信网络诈 骗的真面目。
1、贷款类诈 骗
马某接到一个某贷款公司客服来电,由于他正好有贷款需求,于是在对方的指引下安装了一款贷款app,并尝试申请了20万元贷款。马某按照相关登记流程填写个人信息,并交纳了200元的会员费后,对方称已经放贷到平台上,但是马某一直无法提现。这时对方告诉他,平台上绑定的银行卡号输错了,目前账号被冻结,需转贷款金额的20%来解冻账号,待解冻成功后,“解冻费”会同贷款一起汇入他的账户。正当马某准备转款时,反诈 中心监测到马某正在遭遇诈骗,及时打进劝阻电话,并向其详细剖析了贷款诈 骗套路,避免马某继续被骗。
骗术揭秘:
1、发布广告,吸引对象。通过开网页弹窗、打网络电话等方式,诱导群众安装虚假的手机APP。
2、填写信息,快速放贷。要求群众填写个人信息、信贷情况,制造“正规贷款”假象,缴纳少量“会费”即可放出大量贷款。
3、环节出错,要求缴费。放贷过程不顺利,出现程序、手续或技术错误,让群众缴纳解冻费、手续费、认证费以及贷款利息等一系列费用,声称后期返还,实则是诈 骗。
随着科技的日渐发展,我们现在面对于电信诈骗也可以应对自如,比方说如果收到任何的可以短信都会收到他们的一个提示,另外像一些电话也会自动拦截,真的是特别的方便 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一起来讲的这个故事呢也是和电信诈骗关系的。
事情经过
这一件事情发生在四川成都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00后的学生,而他收到的这个骗术呢是有一个人告诉他,可以带他一起赚钱 而这一名学生本身自己的警惕性也就非常的高,听到这个话题之后呢,他就让这骗子先给他转500块钱 保证金,然后确认他说的是真的没有骗他之后这个骗子真的给他转了500块钱 。
而小伙子时候也是挺害怕的,因为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真的能给自己转钱 后期把这500块钱退给他了,并且跟骗子说你这么单纯,还是找个班儿上吧,别干这行儿了 。
电信诈骗真的有那么幸运吗 ?
小编身边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但是说真的,现在年轻人有的时候脑子真的是挺不好使的,因为我们现在大数据的一个时代,所以有很多信息都是被透露出去了,比方说像我们的快递信息有很多诈骗,就是拿捏到了你个人的一些信息,然后再和你核实的时候,让你慢慢的相信 通过一步步的诱导,让你的钱离开你的钱包。而现在的年轻人每天在上网冲浪有很多的骗术,可能层次不穷,有一些时候稍不谨慎,可能真的会被骗,所以小编也想和大家说的就是不要看这个年轻人非常简单的就套路到了这个骗子,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骗术可不仅仅如此 。
我们应该如何防诈骗呢 ?
第一个呢当然是要下载非常火的国家反诈apl因为它真的是可以有效的去检测到一些诈骗短信啊,电话什么的,另外平时如果收到一些陌生的电话 去核对你的一些个人信息,即使是真的你也要半信半疑的,像平台呀或者是这个他所说的事情找到相应的地方核实 ,如果在此期间让你提供银行卡号比方说下花呗截图什么的都是假的,大多数的品牌如果会退款什么的都会直接退给你,因为他们那里就会有你这些信息 。
1、不轻信:增强警惕性和主动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因贪图小利而受到诈骗分子的蛊惑。
2、不泄露: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养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不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不随意转借身份证、银行卡,不随意丢弃刷卡单、取款凭条和信用卡对账单,不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网站链接。
3、不转账:不乱转账,涉及转账至陌生公司、单位、个人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4、多求证:收到陌生短信、电话时,注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如是“熟人”,要通过其他方式核实信息真伪。接到“国家机构、运营商、航空公司、兑奖单位”电话或短信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伪。涉及银行卡、网银等问题,直接向银行客服咨询,不要拨打不明来源的咨询联系方式。一旦上当受骗,要注意保留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问题一:警方教你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同日,在义乌务工的吕小姐接到一电话,对方声称其妹妹可以申请助学金补助,但要到银行ATM机上办理相关手续,后吕小姐账户内的2.1万余元被转汇给了骗子。 据稠北派出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各类通讯、网络工具诈骗钱款情况突出。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狡猾多变,有些群众防范意识不强,上当受骗的案件屡屡发生,有的人甚至被骗巨额钱款或终身积蓄。对此,我市警方高度重视,正在组织开展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 民警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应用“一分析二咨询三打110”的防范工作“三步法”。具体为: 1.多分析:接到、收到人员不熟、情况不清,涉及到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微信、邮件及广告、信件等,一定要先作仔细分析,辨明真伪,千万不要轻易汇款、转账!一定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无抵押无担保而且是低息贷款、没参加中奖活动且无缘无故中奖了、购车时没退税政策但事后通知可退税等等,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天上也不会掉铁饼!你没有违法犯罪,怎么可能法院给你发传票、公安电话要你接受调查、邮包涉及寄毒、银行卡涉及洗钱!即使有人故意陷害,也应立即报警,切不能自行汇款转账。 2.多咨询:自己一时分辨不清,应向家人亲友、同事朋友多咨询,中老年人更应向年轻人多咨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骗子再高明,只要不糊涂,骗局也是很容易被戳破的! 3.打110:如自己分析、咨询仍搞不清,可以打110电话咨询,他们会给予热心、明确的解答。(楼剑平)
问题二: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对办理汇款的客户都进行风险提示,比如有公安部门的提醒。看见汇款客户神色紧张不太正常的客户友情提示,告诉客户不认识的不要进行汇款,只能做到这些。
问题三: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犯罪,骗子最终要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转账达到骗钱的目的。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大家一定要记住“不听 不信 不转账 不汇款 ”有疑问拨打110 。预防措施是:
一、牢记三个绝对不会:
1、公安局 、检察院和法院绝对不会以打电话的方式通知你涉嫌犯罪,也不会通过网络或传真下达“法院传票”等法律手续。
2、司法机关等执法部门绝不会打电话要求群众转账汇款。
3、司法机关绝不会设立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
二、缴纳电话费安全常识:
1、催交电话费时,电信部门会用客服电话通过电脑语音进行提醒。2、电话欠费是不可能直接转接公,检,法机关等执法部门的。
3、缴纳电话欠费最好到电信部门的营业网点,与营业员面对面进行。
三、来电显示的常识:
1、来电显示不是子女,亲友的电话。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机或手机号码的电话,可以不接听。
2、接到冒充各种工作人员直接打电话诈骗的,一定要注意来电显示的电话类型。尤其是电话前面带有“00019:”的号码不要理睬。
3、如果对方称是某法院或公安局民警,不要天真的按照对方的提示去核实是否存在这个单位,因为骗子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捆绑这些电话。
四、相信自己和家人:
1、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千万不要相信。
2、中老年人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判断和决定,没核实情况前不要转账。声称为您提供公证账户,安全账户进行存款保护的,都是骗局。
3、经常与子女通电话了解子女通电话了解子女情况,退休在家的老年人要坚持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报纸,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问题四: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 同日,在义乌务工的吕小姐接到一电话,对方声称其妹妹可以申请助学金补助,但要到银行ATM机上办理相关手续,后吕小姐账户内的2.1万余元被转汇给了骗子。 据稠北派出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各类通讯、网络工具诈骗钱款情况突出。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狡猾多变,有些群众防范意识不强,上当受骗的案件屡屡发生,有的人甚至被骗巨额钱款或终身积蓄。对此,我市警方高度重视,正在组织开展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 民警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应用“一分析二咨询三打110”的防范工作“三步法”。具体为: 1.多分析:接到、收到人员不熟、情况不清,涉及到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微信、邮件及广告、信件等,一定要先作仔细分析,辨明真伪,千万不要轻易汇款、转账!一定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无抵押无担保而且是低息贷款、没参加中奖活动且无缘无故中奖了、购车时没退税政策但事后通知可退税等等,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天上也不会掉铁饼!你没有违法犯罪,怎么可能法院给你发传票、公安电话要你接受调查、邮包涉及寄毒、银行卡涉及洗钱!即使有人故意陷害,也应立即报警,切不能自行汇款转账。 2.多咨询:自己一时分辨不清,应向家人亲友、同事朋友多咨询,中老年人更应向年轻人多咨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骗子再高明,只要不糊涂,骗局也是很容易被戳破的! 3.打110:如自己分析、咨询仍搞不清,可以打110电话咨询,他们会给予热心、明确的解答。(楼剑平)
问题五: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六个一律"靠谱吗 靠谱的,
6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8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一概不要信!
问题六:如何看待《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 遇到电信诈骗后,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
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
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
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诉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开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
问题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该怎样做 这个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个腾讯手机管家就可以拦截这样的网络诈骗电话了。
现在手机管家参加了腾讯守护者和公安部的为了对付网络诈骗电话的公益宣传活动。
这个活动宣传的是希望大家节到骚扰电话的时候,不要在沉默了,赶紧行动起来。
可以在腾讯守护者平台举报一下,接到举报以后。
会联合公安局想法破案的。这样才可以杜绝诈骗电话的。
问题八: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第一,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丁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切勿相信“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
第二,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商量解决或咨询公安机关;公安部门不可能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导您转账、设密码。
第四,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或电信监管部门举报。
1.催缴电话费是电信部门对客户使用正常客服电话,通过电脑语音进行提醒的一种商业服务手段,不可能直接转接公、检、法等执法部门。
2.对冒充各类工作人员直接打电话进行诈骗的,一定要注意来电显示的电话类型。对于一些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机手机号码的电话,尤其是电话前带有“00019”的号码请不要理睬。
3.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公证账户、安全账户进行存款保护的,千万不要轻信。
4.要提醒在家里的中老年同志,要保守好家庭以及个人的各类信息,如银行账号、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中老年同志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先和家人联系、沟通,防止受骗。
5.认真审视分析每一条信息和每一个来电,不轻信他人之言,遇事多与家人协商、或以直接回拨号码等方法进行甄别。
问题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你有何防骗小窍门 6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8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一概不要信!
问题十:做好哪些方面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一、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什么中奖信息
二、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冷静思考,多找家人或者朋友商量、讨论,谎言肯定躲不过众人的眼睛
三、如果是利用熟人,一定要联系熟人本身核实清楚
四、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坦坦荡荡自然不会被蒙蔽
答题仅供参考,安徽电信iPhone 6s现货来袭,可0元购机、绑宽带、以旧换新拿补贴,更可享受天翼4G+网络!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小宋透露,2022年5月的一天,他在QQ上接到了一位朋友的信息,对方称自己的某位朋友生病了,急需用钱,但由于微信被限制,求助小宋帮忙给生病的朋友转账5000元。对方显得很着急,催促小宋尽快转账,并称可以先把钱转给小宋,然后再由小宋转给“生病的朋友”,并索取了小宋的银行卡号后附上转账凭证,不过对方强调转账会有延迟。小宋先是询问了那位朋友的病情,对方既无法准确说出病情,也无法说清需要的准确费用,只是强调急用。对于先期转给小宋的钱,他再次强调会延迟到账,希望小宋能先把钱转过来救急。此时,小宋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网络诈骗,情景和平时学校的反诈宣传中“冒充熟人借钱诈骗”的情形十分相似。以网购的物品丢失、损坏或者电商工作人员错误操作等都是诈骗话术。经过反诈民警细心劝阻,张某及时醒悟,并未向诈骗分子提供银行账户等信息,并表示深受教训,以后肯定不接“00或+号开头”的诈骗电话避免造成自身财产损失。
刷单返利类诈骗:2022年7月24日科左后旗居民王某接到“00开头”的诈骗电话,并通过刷单等方式被诈骗4500余元。科左后旗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包国军接到市局反诈中心的预警劝阻线索,立即对辖区居民王某进行电话预警,并要求居民王某立即报案并进行紧急支付。
防范电信诈骗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防电话网络诈骗:
1、高度重视电信诈骗防范工作;
2、积极向客户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要点;
3、积极参与防诈骗技能的培训;
4、加大营业区自助服务区的巡视力度等。
有什么诈骗形式防电话网络诈骗?
1、冒充公检法等机关诈骗
以“法院传票、信息泄露、涉及洗钱”等为由防电话网络诈骗,冒充警察、检察官、法官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警方不会通过110电话号码直接拨打用户,绝不会通过电话远程做笔录方式办案,更不会要求受访者提供个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同时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因此,遇到公检法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及将钱转到“安全账户”等情况时,切勿相信。
2、中奖诈骗
通过QQ、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中奖提示信息,并利用在互联网上设置的虚假网站诱导事主误入中奖陷阱,以让事主缴纳税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收到类似的可疑短信时,不要轻易回复或者轻易按照可疑短信的内容操作,可以登录机构官方门户网站或拨打官方热线电话了解相关情况。在对方要求汇款时,要多方查证、核实情况或多同亲朋好友商议,不要轻易汇款。
法律依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网友评论